發布日期:2013-09-26
過去十年,機械工業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,向世界展示了機械制造大國的實力。十年間,十年間, 我國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從3.4萬家增加到10.5萬家,資產規模從2萬億元增長至10.4萬億元,總產值從2000年的1.44萬億元提高到2010年的14.38萬億元,年均增速高達25%以上。
耀人的數據并不能掩蓋我們機械行業的薄弱環節,自主創新能力弱、基礎發展相對落后、產業增長方式狹窄等造成了機械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。
以磨粉機產品為例,目前國內市場上大型6R雷蒙磨生產廠家寥寥無幾,真正在設備密封和產品細度上做到極致的廠家屈指可數。大多中、小企業都是一個勁兒的復制老產品,在技術創新上完全沒有能力去改善,長而久之,市場處在低端產品的混亂局面。
“十二五”新形勢、新挑戰,機械工業必須未雨綢繆,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,善于從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中,把握和用好機遇,學會用世界眼光、戰略思維、超前意識,思考和回答面對的新課題。
一是培育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,是做大做強機械工業的必由之路。
二是提高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,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。
三是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,是提升機械工業創新能力的堅強保障。
四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,是機械工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歸宿。
我敢斷言,未來中國機械工業是朝著半壟斷局面而發展,因此誰能在機遇和形勢的推動下,早日完成產業體系升級,誰就能站在工業巔峰。